(資料圖)
蜀人吃茶,紅白茶堪稱經典。流沙河先生曾在《蜀人吃茶十五談》中,提及早年四川人家的紅白茶。“那時,家家戶戶廚房一角都置有棕包壺,每晨解開壺蓋,抓一把廉價的紅白茶投壺中,沖沸水滿,蓋嚴,供全家吃一天。”
廉價、普及,是紅白茶的代名詞。如今,走進四川各式各樣的“蒼蠅館子”,紅白茶依舊是免費茶水標配。外省朋友每每喝上一口口味獨特的紅白茶,總會眉頭一緊,問一句,“這是什么茶啊?”
紅白茶,其實本不是茶。它是毛豹皮樟的葉子,而毛豹皮樟不屬茶科,屬樟科,是一種高大的常綠喬木,樹皮是灰色的,呈鱗片狀剝落,剝落后樹干就像豹皮。舊時,普通人喝不起茶葉,取而代之以這種樟葉制茶。
紅白茶原產四川什邡地區的紅白鎮,得名于此,相傳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紅白茶的制作跟一般茶葉差不多,需要選取嫩葉經過炒制后成品。不同于一般采茶,紅白茶的采茶人要辛苦得多。由于樹木高大,要采摘嫩芽,要么身手敏捷、爬上樹梢,要么靈活借助梯子、鉤子等工具。
紅白茶的傳統吃法,不是泡,而是煮。“好吃不過茶泡飯”,說的也是紅白茶。
什邡紅白深山人家,每天生柴火做飯時,將一小撮紅白茶,一瓢山泉水,倒置灶臺鼎鍋中,余火熬制,將熬制好滾燙的茶湯倒入盛有玉米饃的碗中,茶的清香瞬間激發玉米饃的甜香,這是過去大山里的百姓勞作之后的日常餐飲,也是紅白茶的傳統吃法。如今的什邡山區,老百姓仍常以熬制好的紅白茶飲待客,只是鼎鍋已較為罕見。
紅白茶湯汁顏色紅亮,味道微澀、回甜,好看且爽口。因不像一般茶葉那樣含有咖啡堿,沒有興奮神經的作用,所以,晚上怕喝茶失眠的人,晚飯時也能喝紅白茶。
近幾十年來,紅白茶開始擁有了茶的地位,被納入“白茶”的行列中。有研究說,紅白茶所含的脂肪分解醇素高于其他茶類,所以有更強的分解油膩的作用。川菜歷來油重,紅白茶“川菜佐餐名茶”的江湖地位或許也正是因此而成就。
紅白鎮木瓜坪村紫竹坪是紅白茶最主要的產地,年產量最多時能達到2500公斤左右。但由于高大的茶樹無法進行遷種和人工培育,正宗的紅白茶正變得越來越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