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茶友“返璞歸真”問了筆者一個問題:“為什么綠茶泡到后面幾泡時,葉底會越泡越黃?”親們,是不是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
為此,筆者專業做了一個試驗,試著沖泡了一款貴州綠茶,試驗結果與茶友“返璞歸真”的感受是一樣一樣的。第一泡時,茶葉還是清湯綠水,第二泡開始,茶葉就逐漸轉黃了,直到最后,完全成了黃葉。一起來看看對比圖吧。
讓綠葉發黃的原因
(資料圖)
這是為什么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綠茶的色素說起。綠茶鮮葉中的色素主要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花黃素、葉黃素、花青素。
綠茶的色澤以綠色為主,而構成綠色的主要物質是鮮葉中的葉綠素。鮮葉中的葉綠素含量約占干物質的1%左右,在炒制中因酶的作用和濕熱、光的作用遭到大量破壞。根據肖偉祥1963年的研究,從鮮葉到綠茶,葉綠素的含量由1%下降到0.5%左
葉綠素在綠茶制作過程中的含量變化,也就是說,葉綠素在綠茶的成茶過程中損失了40%以上,但因為葉綠素的顯色閾值較低,仍能顯示出“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的色澤,讓人賞心悅目。通俗地說就是,只要很少的葉綠素就能讓葉片顯現出綠色。
但是如果葉綠素處于濕熱條件下的時間過長,遭到過度破壞,類胡蘿卜素的黃色就會起主導作用,茶葉的色澤就會泛黃,干色發枯,湯色發黃,葉底欠綠。所以,綠茶在高溫下長時間浸泡,湯色和葉底也都會變黃。呀,原來綠茶越泡越黃的真實原因是這樣啊!
綠茶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
另外,小懂還要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綠茶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一項研究顯示,綠茶中的β-胡蘿卜素含量比胡蘿卜的含量還要高。是不是很驚人?
含有胡蘿卜素的食物,每100克食品中β-胡蘿卜素的含量。
β-胡蘿卜素,攝入人體消化器官后,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是目前最安全補充維生素A的產品。它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解毒作用,是維護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在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白內障及抗氧化上有顯著的功能,并進而防止老化和衰老引起的多種退化性疾病。
人體缺乏胡蘿卜素的表現:夜盲癥、眼干眼澀,增加患癌及多系統感染風險,早衰、失眠、渾身乏力,皮炎、皮膚角質化等。
茶葉的胡蘿素含量隨茶葉種類、采摘期及新消的老嫩程度而異。據分析,綠茶的含量高于紅茶和烏龍茶,原因是發酵會導致胡蘿卜素發生分解。新梢成熟葉制成的綠茶,其胡蘿卜素含量高于幼嫩葉。
這么看來,綠茶還真是一個營養價值極高的好東東。還有好多秘密呢,以后我們找機會再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