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炎炎夏日,在保康縣黃堡鎮觀音云霧茶場的茶葉種植基地里,不少人正頂著烈日在茶園里忙碌,他們并沒有對茶葉進行采摘,而是不時的翻看茶樹,在茶樹間尋找蜘蛛網。
原來他們是中農質量認證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對茶葉種植基地進行有機檢測,結合企業生產實際,查看基地產地環境,查閱企業投入品、土壤、灌溉用水檢測報告等資料,并對基地的生態環境、土壤及茶葉鮮葉進行現場抽樣。
保康是襄陽高香茶核心生產基地、湖北省高香綠茶重點產茶縣,也是農業部劃定的秦巴山優勢綠茶區和"長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茶重要區域"。保康縣現有茶葉種植面積約17萬畝,茶企百余家。此次保康縣共有19家茶企申報有機認證,申報茶園面積萬余畝。近年來,保康縣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路徑,出臺了有關有機茶園、有機產品認證方面的鼓勵政策,大力引導鼓勵茶農、茶企、專業合作社,向著綠色有機的方向發展。
保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楊先強說:近幾年,保康縣有1/3的茶園按照有機化標準進行管理,有19家茶企,萬余畝茶園,正在開展有機轉換認證,將在2030年,達到全域有機的目標。
有機茶的種植、生產、管理都必須嚴格按照有機生產規程執行,只有獲得有機茶園和有機加工雙認證后,才可以使用有機產品防偽標,從而實現有機產品可追溯。
來源:襄陽廣播電視臺,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