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僅能喝還能收藏,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陳化后的茶在味道上獨具風味,價值上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藏茶就成了茶友們的一大樂事。很多種類的茶都適宜收藏,白茶也是其中之一,那珍藏多年后的白茶,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
白茶在貯藏過程中由于水分、溫度、環境等因素,在湯色、滋味、香氣等方面均會發生改變,白茶的湯色會由杏黃轉變為紅黃,香氣會由鮮香轉變為陳香,日曬氣會減少甚至消失。
香氣的變化
(資料圖)
陳年白茶以其“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贏得了茶中“能喝的古董”的美譽。合適的儲存條件下,白茶在陳化過程中會產生棗香、蘭香、陳香和木香等香氣。
湯色的變化
茶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它是多種化合物的總稱,其主體為兒茶素,與茶的湯色、滋味和香氣都有密切的關系。
兒茶素無色,滋味苦澀且有較強的刺激性,在貯存過程中易發生自動氧化。首先脫氫而成為醌,再進一步聚合而形成褐變物質。這些色素的綜合變化,促成湯色由淺逐步變深,陳化時間越長湯色就更深。
浸出物含量的變化
浸出物包括黃酮、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咖啡堿以及水溶性果膠等等。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白茶中可溶性物質的多少,標志著白茶茶湯的厚薄、滋味的濃淡程度。
而咖啡堿作為茶葉的特征物質之一,是茶葉中含量最多的一種生物堿。目前研究的結果一致表明咖啡堿在茶的貯藏中是隨著時間變長而減少的,所以新茶的提神效果更明顯,陳化后的白茶茶性溫和,具有安神的效果。
茶性的變化
新茶時,白茶茶性清涼,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的功效;但由于性寒涼,因此不太適合胃寒的朋友飲用。老茶時,白茶茶性溫和,有良好的降三高、養腸胃的保健功效。